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偏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浏览 6

嗜碱性粒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多能干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在骨髓内分化成熟后会进入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胞体呈圆形,胞质紫红色内有少量粗大但大小不均、排列不规则的黑蓝色嗜碱性颗粒,常覆盖于核面上。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偏高常见于某些过敏性疾病、某些血液病、某些恶性肿瘤以及某些传染病等。

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偏高的原因

1、因过药物、食物、花粉、动物毛发引发的超敏反应、红斑、类风湿关节炎、敏性肠炎等过敏性疾病引发。

2、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转移癌及霍奇金病、慢性溶血等血液病引发。

3、患者患有恶性肿瘤导致。

4、糖尿病、水痘、流感、天花、结核等传染病均可导致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增多。

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偏高的治疗方法

1、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0~1,绝对值为(0.12~0.8)×109/L。若检查结果不在正常值内,建议及时就医。

2、前往皮肤科去就诊,看是否具有过敏性疾病,查明过敏原后遵医嘱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

3、化验血常规若显示白细胞数量严重增多且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同时具有脾大的情况,需要警惕是否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对症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