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德西韦中美研究结果不一致,是什么原因?

浏览 7

自新冠病毒爆发以来,瑞德西韦成了大家非常期待的一个药物,曾有人将其称作“人民的希望”。因为瑞德西韦本来是为了治疗另一个病毒性的疾病而设计的,然而因为这次新冠病毒来得比较迅猛,在对抗新冠病毒的过程中使用过它,也确实有一些效果,因此我们非常期待在中国首先开展的临床研究。

大家应该很期待4月27号公布的结果,我们看到中日友好医院的曹彬教授在4月29号《柳叶刀》杂志公布了它的结果,令人大跌眼球。他的结果告诉我们,对于重症的新冠肺炎感染的病人,用瑞德西韦没有什么治疗作用。但是与此同时,4月29号在美国,他们的厂家公布了他们在美国进行了同样的临床研究,对300多个病人进行对比研究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认为这个瑞德西韦是有用的。

为什么中美研究的结果不一致?

我认为可能主要原因是因为美国和中国的研究是不一样的。中国的研究是专门针对重症病人,病人已经感染病毒危在旦夕,看看这个药能不能把这些病人救活,而美国的研究是针对早期的病人,可能是刚发现有症状或者比我们的重症病人病情要轻,所以他们在轻症病人身上取得了好的效果,说明这个药要早用可能就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另外,美国的研究发现,使用瑞德西韦5天和10天取得的效果是一样的。就是病人不需要很长时间,只需用5天药,病人的转阴率、改善率、病人的恢复情况,效果是一样的。

因此中美的两个研究结果,并不矛盾。第一个,美国研究的对于轻度的、中度的这些病人早用药有好处,而且只要5天,时间不会很长。而中国的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对于重症的、需要抢救的这些病人,可能用瑞德西韦这个药没什么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