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 查阅

19.(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歷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三: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进入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时期。鉴于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一再失败的教训,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思想,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材料四: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1)材料一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一、二,“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为什么“黑暗依旧”?(2分)   

(3)材料二所述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指什么?(2分)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所确定的中国革命道路是什么?分析选择这一革命道路的直接原因。(2分)   

(5)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形成了哪些理论创新成果?这些理论创新成果的主要共同点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9.(1)《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指辛亥革命。因为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遭遇。   

(3)“自救之路”指洋务运动,“维新之路”指維新变法。   

(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独立领导的以进攻城市为中心开展的武装斗争的失败。   

(5)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