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代话本小说《错斩崔宁》中,刘贵之妾陈二姐

13 查阅
在宋代话本小说《错斩崔宁》中,刘贵之妾陈二姐因轻信刘贵欲将她休弃的戏言连夜回娘家,路遇年轻后生崔宁并与之结伴同行。当夜盗贼自刘贵家盗走15贯钱并杀死刘贵,邻居追赶盗贼遇到陈、崔二人,因见崔宁刚好携带15贯钱,遂将二人作为凶手捉拿送官。官府当庭拷讯二人,陈、崔屈打成招,后被处斩。关于该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6年真题)
a 话本小说《错斩崔宁》可视为一种法的非正式渊源
b 邻居运用设证推理方法断定崔宁为凶手
c “盗贼自刘贵家盗走15贯钱并杀死刘贵”所表述的是法律规则中的假定条件
d 从生活事实向法律事实转化需要一个证成过程,从法治的角度看,官府的行为符合证成标准

参考答案:

b

      a项:非正式的法的渊源指不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但具有法律说服力并能够构成法律人的法律决定的大前提的准则来源的那些资料,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公共政策、道德信念、社会思潮、习惯、乡规民约、社团规章、权威性法学著作等。因此,话本小说《错斩崔宁》没有法律说服力,并不是非正式法律渊源。所以,a项错误。
      b项:设证推理是对从所有能够解释事实的假设中优先选择一个假设的推论。这种推理方式的特点在于推理人基于所了解到的事实,凭借自身经验做出相应推论。该案中,邻居认为“盗贼自刘贵家盗走15贯钱并杀死刘贵”,追赶中恰巧遇到陈、崔二人,崔宁刚好携带15贯钱,因此,便认定崔宁是凶手,是一种设证推理的手法。所以,b项正确。
      c项:法律规则三要素的主要内容是:法律规则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假定条件是指出适用这一规则的前提、条件或情况的部分;行为是具体要求人们做什么或禁止人们做什么的那一部分;制裁是指出行为要承担的法律后果的部分。 “盗贼自刘贵家盗走15贯钱并杀死刘贵”是案件事实而非假定条件。所以,c项错误。
      d项:如果说法律适用过程是一个证成过程,那么从法律证成的角度看,法律人的法律决定的合理性取决于下列两个方面:一方面,法律决定是按照一定的推理规则从前提中推导出来的;另一方面,推导法律决定所依赖的前提是合理、正当的的。本题中,官府当庭拷讯二人,陈、崔屈打成招,导致法律决定所依赖的前提就不具有合理、正当性,也就不符合法律证成的合理性标准。所以,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

盗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