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 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原定1980年翻两翻的目标,这种增长主要是依赖资源的

13 查阅

材料1 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原定1980年翻两翻的目标,这种增长主要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郁高消耗来实现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翻,是我国实现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单位GDP消耗的资源,能源数量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鳊等发展中国家。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1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是世界上单位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增资源比较贫乏,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平均水平的11%,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物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焦化形成十分严峻,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的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材料二:“十一五”时期资源节约方面的主要指标 指标 2010年与2005年相比 属性(注)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 降低20% 约束性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降低30% 约束性 农业灌溉用水效利用率数 0.45增加到0.5 强制性 工业因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55.8%提交到60% 强制性 注:预期性指标是指国家期望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政府要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引导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约束时指标是指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了政府责任的指标,政府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利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 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的主要指标 指标 2010年与2005年相比 属性 耕地保有量 减少0.3亿公倾 约束性 主要污染排放总量 减少10% 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 减少1.8% 约束性

结合材料回答:

1)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挑战对经济增长方式较高提供何种要求?

2)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答案:

1)经济增长方式一般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其表现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集约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从材料可知,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投入、高消耗的增长方式越来越显露出其弊端。现在,我国已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的体系,这在客观上要求经济增长必须以提高效益和质量为中心,即要以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来取代粗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