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原创) 洗衣妇 【美国】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她是个小个子

11 查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原创)

洗衣妇

【美国】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她是个小个子的妇女,上了年纪,满脸皱纹。她开始为我们洗衣服时已年过七旬。我们这条街上所有的老妇人都是驼着背,拄着拐杖走路的。然而这个洗衣妇,虽然又小又瘦,却具有世代当庄稼汉的祖辈所传下来的一股子力气。母亲会把积攒了几个星期的一捆要洗的衣服一件一件数着交给她。随后她便提起那捆衣服,放到自己窄窄的肩头上,扛着它走很长的一段路回家去。

大约两个星期后,她会把洗好的衣服送回来。我母亲从来没有对哪个洗衣妇如此满意过,然而她要的工钱却不比别的洗衣妇要的多。她真是个千载难寻的好帮工。母亲总是先把工钱准备好,因为老妇人住的太远,不能让她再跑一趟。

那时候,洗衣服可真不容易。老妇人住的地方没有自来水,得用水泵把水抽上来。还有晒衣服的活儿!衣服不能晒在外面,因为小偷会把衣服偷走。因此得把衣服拿上阁楼,挂在晒衣绳上。只有上帝知道老妇人每洗一次衣服得吃多少苦头!

她本可以在教堂门口行乞,或是近贫民和老年人收容所。然而在她身上,具有一份许多劳动人民所特有的对劳动的自豪与热爱。老妇人不想成为别人的累赘,因此她负起了自己的生活重担。

一天,老妇人来到我家,当时她已年近八旬,过去几个星期已积下了许多要洗的衣服。母亲拿给她一壶茶让她暖暖身子,还给了她一些面包。老妇人坐在厨房的一把椅子上,浑身直哆嗦,把手捂在茶壶上取暖。她的手指甲异常苍白。

这双手讲述着人类的顽强,诉说着劳动的意志——不仅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甚至在超出体力极限的情况下顽强坚持的那份意志。目送老妇人扛着一大包衣服蹒跚而去,实在令人心酸。

通常,老妇人在两个星期或最多三个星期后,就会把衣服送回来。然而三个星期过去了,四个星期、五个星期过去了,却没有听到任何有关老妇人的消息。

对我们来说,洗衣妇没来简直就是一场灾难。我们需要那些洗好的衣服。我们甚至连老夫人的地址都不知道。看来她肯定是垮了,死了。母亲宣称她曾有种预感:我们再也看不到我们的衣服了。我们很伤心,即为那些衣服也为那老妇人——多年来她兢兢业业地为我们服务,和我们的关系已经变得很密切了。

一晃两个多月过去了。一天晚上,母亲正坐在灯下补缀一件衬衫,这时门开了,飘入一小团气雾,随后进来的则是个硕大的包袱。包袱底下,正是那位步履踉跄的老妇人,她的脸像亚麻床单一样苍白。母亲发出一声近乎哽咽的叫喊,仿佛是具死尸走进屋里来了。我跑过去,帮老妇人卸下肩上的包袱。她这时愈发消瘦、佝偻。她一个清晰的字眼也吐不出来,只是用凹陷的嘴巴和苍白的双唇在咕哝着什么。

当老妇人有所恢复之后,她告诉我们说,她病了,病的很厉害。然而上帝还不想把这个可怜的灵魂召回自己身边。她开始感觉好一些了,身子恢复过来了,而她一能再次站起来,便又开始洗衣服了。不光是我们家的,还有另外好几家人的衣服。

“因为有这些衣服要洗,我没法安心躺在床上休息,”老妇人解释说。“这些要洗的衣服还不肯让我死呢。”

“有上帝的佑护,你会活到120岁的,”我母亲说。

“但愿上帝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活这么长有什么好处呢?活儿越来越难......我的力气也一天不如一天了......我可不想变成任何人的累赘!”老妇人含糊不清地说着,在胸前划了个十字,又抬眼望着苍天。领了工钱之后,她走了。临走时还答应几个星期后再来取一包新的要洗的衣服。

然而她再也没有回来。上次送回来的那包衣服,是她在这个世界上所做的最后一次努力。她为一种坚强的意志所驱使:要把物品还给物主,要完成自己所承担的那份责任。

12、 赏析第五段划线句子。(4分)(原创)

参考答案:

12、采用了细节描写(1分),通过对老妇人“浑身直哆嗦”、“取暖”、“手指甲异常苍白”的描写,表现了老妇人有病在身,生活的艰难,暗示她在洗衣妇时的劳累伤痛(2分),从中也反映出内心的坚毅,且有高尚的责任感,是人物形象更为丰满。(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