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在2005年的高考中,16岁的湖北少年李洋在海南考出了897分的好成绩,却因涉嫌“高考移民”,根据海南省教育厅“限报”之规定,无法实现投档,而与本科第批院校无缘。材料2:据报道,2006年10

14 查阅

材料1:在2005年的高考中,16岁的湖北少年李洋在海南考出了897分的好成绩,却因涉嫌“高考移民”,根据海南省教育厅“限报”之规定,无法实现投档,而与本科第批院校无缘。材料2:据报道,2006年10月份,上海大学经过审查,拒绝了数十位“国际高考移民”的入学申请,这也是近年来上海高校首次大规模拒收“留学生”。被上海大学拒收的这批“留学生”都提交了合法手续。但上海大学采用考察申请者外国语言的方式认定它们属于“国际高考移民",即以外国人的身份申请到中国留学的“中国人”,并最终使用招生自主权拒绝了他们的申请。(武大2007年研) (1)结合上述材料,请分析户籍与国民教育平等权的冲突。(2)结合上述材料,请分析国籍与国民教育平等权的冲突。(2)结合上述材料,请简要分析“高考移民"学生被限招或者被拒招后是否可以获得法律救济?如何救济?

参考答案:

(1)教育平等权即受教育的平等权。教育平等权作为一项权利有人权与公民权的双重属性。教育平等权具有消极权利和积极权利双重属性的权利。作为消极的权利权利主体有权要求国家及其国家授权的主体承担不作为义务:不得制定任何在教育方面的歧视性规定不得有歧视性的决定或判决:作为积极权利公民有权要求国家积极作为为教育平等权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我国的户籍制度自产生之初便兼具了分类和分等两个层面的内涵而且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分等"的内涵被不断强化。户籍制度不仅仅限于划分人口类别这一功能它更与教育、住房、福利、医疗及社会保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