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法院案件受理制度改革的落实,当事人诉权得

11 查阅
随着法院案件受理制度改革的落实,当事人诉权得到进一步保障。关于行政诉讼立案登记制的理解和执行,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7年真题)
a 立案登记制有助于实现司法效率,更有助于强化司法的应然功能
b 对当事人提交的起诉状存在的欠缺和错误,法院应主动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内容
c 如不能当场判定起诉是否符合规定,法院应接收起诉状,并口头告知当事人注意接听电话通知
d 对法院既不立案也不做出不予立案裁定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投诉,但不可向上一级法院起诉

参考答案:

b

a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第17条:“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立案登记制是践行司法为民的重要举措,畅通了纠纷的诉讼解决渠道,既有利于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的行使,进一步提升司法公信力,也有利于促进社会治理法治化,对建设法治中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因此,立案登记制有助于实现司法效率正确,但有助于强化司法的实然功能,a项错误。
b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第7条规定:“当事人提交的诉状和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在指定期限内补正。” 因此,对当事人提交的起诉状存在的欠缺和错误,并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内容,主动给予指导和释明,b项正确。
c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第8条规定:“对当事人提出的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作出以下处理:(一)对民事、行政起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人民法院在法定期间内不能判定起诉、自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先行立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条规定:“对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一律接收诉状,出具书面凭证并注明收到日期。”因此,如不能当场判定起诉是否符合规定,法院应接收起诉状,出具书面凭证并注明收到日期,故c项错误。
d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3条规定:“第十三条 对立案工作中存在的不接收诉状、接收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补正诉状内容,以及有案不立、拖延立案、干扰立案、既不立案又不作出裁定或者决定等违法违纪情形,当事人可以向受诉人民法院或者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52条:“人民法院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上一级人民法院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立案、审理,也可以指定其他下级人民法院立案、审理。”因此,对法院既不立案也不做出不予立案裁定的,当事人既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投诉,也可向上一级法院起诉。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