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发生一起以爆炸手段故意杀人致多人伤亡的案

11 查阅
某地发生一起以爆炸手段故意杀人致多人伤亡的案件。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王某被确定为犯罪嫌疑人。关于本案辨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证人甲辨认制造爆炸物的工具时,混杂了另外4套同类工具
                   
                   
b  证人乙辨认犯罪嫌疑人时未同步录音或录像,辨认笔录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
                   
                   
c 证人丙辨认犯罪现场时没有见证人在场,辨认笔录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
                   
                   
d 王某作为辨认人时,陪衬物不受数量的限制
                   

参考答案:

a

a项:根据《公安部规定》第251条第1款规定:“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特征相类似的其他对象中,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辨认犯罪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七人;对犯罪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人的照片;辨认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五件。”本案将制造爆炸物的工具混杂在另外4套同类工具中让证人甲辨认,符合上述规定,所以,a项正确。b项:根据《公安部规定》第253条规定:“对辨认经过和结果,应当制作辨认笔录,由侦查人员、辨认人、见证人签名。必要时,应当对辨认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公安机关认为必要的,才应当对辨认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本案未说明公安机关认为有录音或者录像的必要,因此,辨认笔录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的结论过于绝对。所以,b项错误。c项:辨认时没有拍照、录像,没有见证人在场,没有让签字等等,属于证据瑕疵,允许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补正或合理解释后,法官采纳的,还是能作为定案根据的。c项没有说明补正或合理解释的过程,直接认定不能作为定案根据,过于绝对,所以,c项错误。d项:根据《公安部规定》第251条第2款规定:“对场所、尸体等特定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或者辨认人能够准确描述物品独有特征的,陪衬物不受数量的限制。”只有在对场所、尸体等特定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或者辨认人能够准确描述物品独有特征时,陪衬物的数量才不受限制。王某作为辨认人时,陪衬物的数量应该符合辨认的相关规定。所以,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