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新课标:生物难度低 历史阅读量加大

浏览 4

我省2010年高考基本结束,今年高考是我省新课程改革三年后的第一次检验,因此试题备受考生和教师的关注。本报特邀请对8日进行的高考科目中的、理综、文综试卷进行了点评。

  英语

  注重语言 交际能力

  点评人:哈师大附中高级教师杨慧

  哈师大附中英语教师杨慧分析认为,英语试题的形式上稍有变化,试卷难度适中,突出对语言交际和应用能力的考查。

  听力试题难度适中

  杨慧老师认为,听力试题整体难度适中,只要有一定的听力基础的学生,就应该不会遇到过多的障碍。但是,听力语速遵循循序渐进的特点,且篇幅也是由短到长逐步过渡,应该说此题有一定的区分度。

  短对话部分仍以考察捕捉信息为主,如对周末计划、T恤衫价格、对话场景的考察等。长对话和独白部分仍然由四篇长对话和一篇独白构成的五篇材料。与以往相同的是,长对话部分仍将重点放在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中。学生们听到的对话涉及租房子、外出旅行、电话留口信和事故报告四个不同的情景。独白部分听到的是对内一天的校园活动计划的介绍。

  综上所述,听力部分只要听力基础不是非常薄弱,应该能拿到较理想的成绩。

  突出语言应用能力

  单选直接考察语法点的部分仍以稳定为主。其特点是:对语言交际和应用能力的考查逐年明显。没有偏题怪题出现。

  对动词和从句的考察是历次考试中特别侧重的。所以这次此类试题共计8道题,占据了单项选择的“半壁江山”。有关动词的题目考点都很直接,句意也不难把握。只要遵循“主被动─时间先后─句意”的判断方法,基本上不会遇到障碍。

  阅读理解难易适当

  阅读理解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的命题理念,选材语言地道,文体特征鲜明。试题难易适当,有合理的梯度,将细节判断、理解判断和推理判断融会贯通。

  从所选语篇的题材和体裁来看,都呈现出高度的多样化:广告——莎翁故居作品展(A篇),校园文化介绍——学生体验生活(B篇),说明文——介绍一种先游后飞的鱼(C篇),记叙文——旅行日记(D篇)以及一篇有关问题咨询的七选五文章(E篇)。

  书面表达有开放性

  2010年高考书面表达仍然采用的是应用文的考查形式,是提纲类作文,要求考生以书信形式向外籍教师介绍一次英语演讲比赛活动。对于类似形式的英语作文,考生并不陌生,在以往的复习和模拟训练时,见过不少。材料提示在写作内容和形式上规定了考生的表达思路,而且对考生的写作范围也作了比较明确的限定。因此,本次作文难度不算大。但是,要想把文章写得好,写得精彩,拿到比较高的分数,不见得容易。因为试题仍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各位考生留出了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考生能否在有间内,写出语言地道、结构清晰、整洁而又有文采的文章,主要依赖于平时的写作功底。

  综上所述,2010年我省高考英语试题整体难度适中,突出对语言交际和应用能力的考查,即在“变中择稳,突出语用”,同时为今后英语试题指明了思路。□记者 李波

  生物:难度低

  点评人:哈师大附中高三生物备课组长唐晓燕

  哈师大附中生物教师唐晓燕认为,今年非选择题难度有所降低,出题角度与去年类似,考查知识点稳中有变,选择题答好的同学有可能出现满分。

  【稳】 必考内容遗传部分与09年考卷分值持平,而且同09年一样考查了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特例,这也是近三年的考查重点;对细胞结构、呼吸作用、神经调节、生态等重点知识点给予了关注。

  【变】 代谢所占分值减少,由09年的19分降到了12分,生命活动调节所占分值增加,占到了24分,生命活动调节除了常考的神经调节,还考查了免疫调节和植物激素的知识内容,而且分值都较大,是对近三年高考卷的一个突破。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没有延续近三年以动物为材料考查三大生物工程的出题模式,而是以植物组织培养为切入点,结合必修的光合作用进行了考查,在选修中考查必修,可算是另一突破。新增考点考查不多,只在选择第3题考查了观察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材料的选择。□记者 刘梦新

  化学:凸现学科基础性

  点评:哈师大附中化学备课组长张晓蕊

  哈师大附中老师张晓蕊认为,今年高考的化学整套试题以新课标和考纲为本,以容易题、中等难度题为主,重点考查主干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试题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贴近当前的中学教学实际,对大部分考生而言比较容易入手。试题计算技巧要求不高,着重于考查了高中阶段必须掌握的一些基本计算内容,比如反应热、平衡常数、简单的物质的量守恒等。同时,凸现学科基础性,注重学科内知识的整合。26题以火法炼铜为情境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要求推断三种物质,书写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涉及铜的电解精炼,化学平衡的移动、转化率及平衡常数等内容。虽综合程度较大,但都很基本,充分体现了试题的基础性。

  此外,试题注重对数据、图表的分析与处理能力的考查。试题中的一些问题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给考生发挥个性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体现高考命题依据课程标准、遵循考试说明、不拘泥于教材,开放性试题的答案不一定是的,但是考生的回答要紧扣主题,言之有理。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做题难度略有增加。而有机试题难度适中,较前两年有机简单,而且在踩分点的设置上较结构试题少。□记者 李波

  历史:阅读量加大

  点评人:哈师大附中高三历史备课组长展妍娜

  哈师大附中历史教师展妍娜认为,历史试题难度与09年宁夏试卷相比,略有提升。主要是加大了试题的阅读量,提高了新材料所包含的信息量和思维能力目标的层次。

  试卷的结构与09年宁夏卷相同,选答题的设置是新课程高考新增部分,以选做题方式考查历史选修模块。选考方案是“4选1”,《历重大改革》、《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四道分值相同的试题中,根据选修情况和学习情况进行自由选择,增大了考生自主答题的空间,表现出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考生个性化的展示。从试题难度看,选考试题的难度一般低于必修模块试题,表现在文字的阅读量、问题的设置等方面。

  从试卷的特点来看,客观试题“不变”的是,仍然是对主干知识的抽样检测,命题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观试题部分,37分的必答题,体现了近两年新课程高考“小切口和深分析”的命题趋向。对比明清之际的中国和工业革命前后的英国,结合恩格斯的评论,阐述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记者 李波

  地理:不偏不怪

  点评人:哈师大附中地理教研组长闫凯东

  哈尔滨市第十四中学地理教师何祚庥

  哈师大附中地理高级教师闫凯东与哈尔滨市第十四中学地理教师何祚庥分析后认为,文综地理高考题给人的感觉是没有明显变化,与去年的高考难易度相仿,试题不偏不怪,且不回避重点知识。

  哈师大附中地理教师闫凯东认为,试卷侧重考查学生的能力,既贴近生活又体现对重难点知识的考查,既注重地理基础知识的考核又具有时代气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考察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和能力,重能力,测试侧重对思维能力的考核,突出表现理性,逻辑的思维过程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哈尔滨市第十四中学何祚庥老师分析认为,地图作为地理学习的基本工具,历来是高考试题必然涉及的内容,试题中还出现了坐标图等其他图表模式。地理高考试题重视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中考查的人口问题、农业区位,工业转移、天气系统、影响气候的因素等,都是日常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与去年相比,今年没有考察地球运动部分知识。□记者 刘梦新

  政治:突出能力考核

  点评人:哈师大附中政治高级教师、市骨干教师李晓莉

  哈师大附中政治教师李晓莉认为,主观性试题突出了能力考核,内容大于形式。

  政治试题中的单项选择题,多重考核,基础与能力并重。其中计算题不是单一计算,而是混合了关税、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的混合运算。组合式单选题,既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排除错误选项,同时又需要结合材料,根据材料排除无关选项。虽然单选的难度略有下降,但考生在现场的特殊环境下,不会清晰的认定出来,可能会影响他的心理与应对试题的整体感觉。

  主观性试题,突出能力考核,内容大于形式。在常见题型中增加操作难度。哲学题因其开放性,考生认为难上加难。哲学大题,属于评析类型,要求思维调整到一种辩证的准备状态,但这又不是全部:运用哲学知识,对材料一中“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的推断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作简要评析(12分)。特别强调哲学思维的运用,没有限定性的或指定的哲学知识范畴,重在考查学生的能力。在备考中,期待通过熟背哲学原理、方法论来应对哲学大题的考生,没有机会。

  □记者 刘梦新

  物理

  试卷难度 中等偏上

  点评人:哈师大附中高级教师杨慧

  杨慧老师分析认为,物理试题体现能力立意,信息新颖,突出主干,覆盖面全。如以呈现正弦规律变化的运动学图像,考查运动学图像的识图能力,并综合考查功率和动能定理等知识;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考查,知识点呈四“力”四“电”分布,试题稳而不俗,较灵活,但思维长度合理。

  试卷难度,中等偏上,且难点后移。如第24题,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运动学考查题。需要学生建立运动情景,合理选择公式,耐心准确运算;第25题,虽属典型的带电粒子在单一有边界的磁场中的偏转问题,但涉及多粒子问题,需正确确定极值情形,规范画出图示,寻找几何关系。这两个题处于试卷的正中央位置,对学生来说意义重大,但均有一定难度。其中,第24题,主要难度集中在方程的求解和数值的计算上,数字结果不够规整,对考生的答题时间和答题情绪造成的一定的影响;第25题,主要难度集中在逻辑推理寻求极值情况和几何方程的确定上,本题思维长度并不长,而思维能力要求高,所以得分台阶较少,因而增大了整张物理试卷的难度。此外,试卷难度应为持平,但难度出现位置向试卷后部移动。

  对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能力增大力度。大题中,运算能力要求高,尤其在十八分的磁场偏转问题中,几何能力,成为实现试卷的区分度的重要依托。

  选考模块中,每模块均设置两道试题,难度适中。

  杨慧老师分析后认为,2010年物理试卷,在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均体现了一定的要求,让我们感受到了高考命题向新课标靠拢的趋势,也对于中学阶段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日常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记者 李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