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偏低35度是什么原因

浏览 12

人体的体温在35℃是不正常的,属于低体温。主要是因为患者新陈代谢慢,像老年人,出汗多了出汗带走热量导致体温低。也可能是身体长期虚弱,心脏功能下降,导致组织灌注不足,基础体温偏低,也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体温偏低。对于35度的体温,患者可以对症治疗基础疾病,使体温恢复到36~37度的正常水平。低温高热患者是病态的,要积极调理病因。

体温偏低的原因

1、冬季深度睡眠时,外界影响会使体温降低是正常的。

2、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由于代谢产热减少,会出现体温过低。

3、营养不良或贫血,患者因营养不足,导致肝热输出、代谢和体温下降。

4、全身麻醉或应用某些药物时,由于体温中枢的抑制,中枢麻痹,体温容易受外界温度影响而变化。

5、在肝衰竭的情况下,由于体温主要依靠肝脏代谢进行输出,肝脏代谢功能降低,难以维持正常的体温范围,是肝功能恶化、预后不良的信号。

6、休克时体温也会降低,因为休克时全身循环衰竭,血流缓慢,难以维持体温,外周血管在外周寒战、低温、低灌注的特殊状态下收缩,体温可以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