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给孩子养护脾胃,饮食怎么吃?中医专家的膳食建议来了!

浏览 9

指导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中医科 刘嘉芬主治医师

《黄帝内经》中提到养生的基本原则是“法于阴阳”,遵循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来调理人体之阴阳,使人体的阴阳与四时阴阳变化相适应,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那么,在万物萌动、阳气生发的春季,孩子的饮食,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春天,对应五行中的木,主升发生长、调达、舒畅,对应五脏中的肝,在中医五脏理论中,肝主疏泄和主藏血,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黄帝内经》也提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那是不是趁着春天是养阳气的最好时节,就给孩子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呢?

其实不一定,因为普通人在这个时候进补,反而有可能会拔苗助长,儿童“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加上广东的天气,湿气比较重,外湿加内湿,脾胃运化功能都会比较差,如果这个时候给孩子们吃一些温补或者比较温燥的食物,其实是助长了肝火,反而会加重对脾胃功能的损害。因此,养阳应该是顺应节气、辅助阳气的生发,它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式的,而不是这种拔苗助长式的。

春天更应该注意养好脾胃,小心肝火过旺,肝火克脾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脾虚肝旺,脾虚肝旺时,孩子常表现为烦躁、爱哭闹、易激惹、夜啼、纳差、脸色晄白、大便烂、舌淡有齿印等。所以,南方的春天,更应该要注意健脾祛湿疏肝。

那么,春季儿童饮食应该如何应季呢?

1、少吃酸性食物,多吃辛甘微温食物。

辛味食物:韭菜、香椿、香菜、葱、蒜、生姜等。

甘味食物:胡萝卜、白萝卜、南瓜、红薯、山药、红枣、香蕉等。

2、少吃生冷食物,多吃芽菜类,如黄豆芽、绿豆芽、豌豆苗。

3、少吃大辛大热之物(如油炸烧烤、花椒羊肉等),多吃当季食材,如羊肚菌、春笋、菠菜、荠菜、苋菜、芦笋、油菜等,但春笋偏凉,畏寒脾虚者慎吃。

4、少吃肥甘厚腻,多吃绿色蔬菜。

附:应季膳食推荐

1、主食类

南瓜小米瘦肉粥,“春时宜食粥”,补脾养胃。如果湿气较重者,可加入芡实、扁豆、眉豆、赤小豆等。小孩胃口差,想要口感更好,可以加入少许瑶柱、陈皮丝2g。

2、面食类

(1)韭菜肉馅饺子、韭菜盒子

(2)春饼:搭配胡萝卜丝、香菜、鸡蛋等

3、汤品类

(1)羊肚菌山药胡萝卜炖鸡汤

功效:益气养脾,适合一般人群,2岁以下婴幼儿、易过敏的孩子慎吃。

(2)枸杞叶猪肝瘦肉汤

功效:养肝清热,一般人群适用。尤其肝火旺盛的孩子适用,如易烦躁、夜啼、口干、大便干、舌红苔黄或者舌红苔少等。

(3)白萝卜瑶柱炖排骨汤

功效:开胃健脾消积,适合一般人群。湿气重者,可加芡实、扁豆、薏苡仁等,体虚者加莲子、山药。

(4)薄荷椰子鸡汤

功效:疏肝解郁清热,适合一般人群,尤其风热感冒退热后、心肝火旺的孩子,如夜啼、烦躁易哭闹等,但痰湿较重者不适用。

4、炒菜类

(1)韭菜豆干炒肉片

功效:健脾理气,润肠通便。

禁忌:体质偏热易上火者慎食。

(2)羊肚菌酿肉

功效:性平,味甘,和胃消食、化痰理气,适合一般人群,2岁以下婴幼儿、易过敏的孩子慎吃。

(3)豆芽炒豆腐肉片

豆芽一寸左右营养价值最高,健脾化湿清热,尤其适合便秘的幼儿。

(4)网红——香椿炒鸡蛋

宋代苏轼称赞“椿木实而叶香可啖”,阳春三月是最合适的季节,4月中旬之后香椿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较高,选择最嫩的吃,先焯烫后再炒。不建议速冻或腌制,尝鲜即可,幼儿不宜多吃 。

5、应季消积茶

木棉花8g,扁豆8g,麦芽15g,谷芽15g,布渣叶8g

功效:疏肝健脾消积,适用一般人群。

此外,也要注意适当运动,保持心情愉悦,保证充足的睡眠,另外,需要提醒家长们注意的是,气温虽逐步回升,但冷空气仍时不时来临,机体腠理疏松,易受风寒,仍需适当“春捂”,不宜着急脱衣服,注意胸背、肚脐处的保暖,但也无需捂得过严。

妇幼大讲堂直播也曾邀请中医科刘嘉芬医生做过一期关于春季儿童饮食的直播课,错过直播的朋友也可扫下面二维码回看:

通讯员: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林惠芳

专家简介:

刘嘉芬,主治医师,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师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伟教授、广东省名中医陈凤媚等。

擅长:儿科、内科常见病种的诊治,结合中医传统疗法治疗如胃炎、肠炎、小儿厌食、便秘、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咳嗽、上呼吸道感染、哮喘、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性早熟、失眠、郁证、头晕、亚健康体质调理等疾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