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这4个行为尽快改正,保持血糖稳定,不升高

浏览 8

有糖尿病的人要引起重视,因为该疾病治疗难度大,又会因为血糖波动引发各种不良症状,患病期间肢体发麻、夜尿多、容易饥饿,体重下降是常见情况,只有应对方式正确,指标保持稳定,才能降低伤害。当然,那些会让血糖波动的行为要纠正,否则单纯治疗而错误习惯没有改掉,会加速疾病发展。

1、胡乱饮食

要改掉胡乱饮食这种坏习惯,因为饮食技巧掌握,选择合适食物提供营养,可以促进健康外更好控制血糖,但是,有部分人持续暴饮暴食,高热量饮食,会在能量提供过多。

没有及时消耗的情况下身体发胖,血糖波动,后续疾病会加重,严重时其他指标变化,重要器官受到损伤。为了更好应对疾病,还需减少热量获取,不要吃太饱,当然,远离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有必要。

2、长时间久坐

血糖高的人不要继续久坐,有部分人疾病入侵,但没有意识到锻炼的重要性,会在运动量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发胖,而运动过少容易出现血液粘稠,代谢速度缓慢情况,严重时慢性疾病会发展。

若能坚持运动,每周有两到三次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循序渐进,掌握技巧,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会发现全身的循环得到改善,糖分的消耗速度也加快,才能更好控制血糖。

3、乱用药物

已经有糖尿病出现了,要纠正的行为是乱用药。任何疾病需用药的情况下应该谨遵医嘱,在用药方法恰当时问题会更快好转。但是,有部分人用药不谨慎,可能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者在用药过程中不耐心,还有部分人自行购买药物或者依赖某些偏方来治疗,都可能会因为方法错误无法发挥作用而继续血糖超标,不良后果是病情加重,并发症容易来袭。为了更好稳定血糖,需要了解怎样用药是恰当的。

4、经常熬夜

糖尿病患者要纠正的行为是经常熬夜,因为本身睡眠充足收获的好处多,能够有效提高抵抗力,保持内分泌稳定,还能对抗衰老。如果持续睡眠不足,除了精神状态变差,内部的环境也无法保持正常,会让许多重要器官功能降低,久而久之血糖会不稳定,容易在代谢速度缓慢,胰岛功能降低后指标变化。若能养成规律,良好的作息习惯,自然血糖稳定下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