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关于乙肝的4大谣言,你信了几个

浏览 8

乙肝属于肝脏疾病的一种,在乙型肝炎病毒入侵后肝脏细胞受损会有相对应的症状,而作为传染性疾病,可通过多个途径传播,因此要了解相关的常识,做好预防措施,当然,不要陷入误区,听信谣言。若不懂得分辨,存在错误做法,反而会带来影响。那么,关于乙肝的哪些谣言需要避开呢?

1、蚊子叮咬会传播病毒?

很多人说乙肝病毒会通过蚊虫叮咬的方式传播,如果身边有人出现了乙肝,体内的病毒活跃复制影响肝脏功能,发病期间有各种不良症状,蚊子叮咬后紧接着叮咬健康的人,会有病毒传播的风险。

其实,这种担忧完全是多余的。因为蚊子只会吸取血液,不会向人体输入血液,加上蚊虫叮咬的过程中吸血的量不多,含有的病毒量也很少,因此无法成为传播的途径,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

2、不能和患者同桌吃饭?

不能和乙肝患者同桌吃饭,否则会有传染的风险,这也是存在的误区,不要听信该谣言。就目前研究来看,乙肝病毒会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等方式入侵身体,而日常的接触并不会让病毒有机可乘,同桌吃饭没有这方面的影响。

不要听信谣言而存在不合理的做法,如果过度疏远患者,反而会让患者出现消极,负面的情绪,这样不利疾病的改善。日常的正常接触不会让病毒传播影响他人健康。

3、乙肝一定会转变成肝硬化

出现乙肝就一定会转变成肝硬化,因此有了该疾病就算治疗也没有意义,这也是谣言之一。虽然临床上有部分患者病情应对不当,乙肝病毒活跃复制,肝脏细胞广泛性变性,坏死,后续逐渐纤维化,最后引发了肝硬化,但是并非所有人的情况都是一样的。如果可以在发现疾病后尽早配合治疗,针对肝脏问题采取合理改善措施,器官功能提高,肝硬化可以远离,并非所有人都会病情恶化。

4、乙肝不能怀孕?

出现乙肝就不能怀孕,就目前的医疗水平来看,就算是孕妇出现了乙肝,依然可以生下健康的宝宝,需要在怀孕后定期检查工作做好,病毒阻断也得尽早采取,在生下宝宝后第一时间注射疫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预防,生下健康的宝宝也不成问题。但如果相关的常识没有了解,应对措施不正确,生下宝宝后母乳喂养,又没有注射疫苗,可能就会让宝宝也出现乙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