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治疗

浏览 18

心律失常是老年人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简单的说,这种情况是由于心脏激动的起源或传导异常所导致的心脏冲动异常。在生活中,会引发心律失常的原因有很多,在病发时患者常常有晕厥、气短、心慌、头晕头痛等症状表现,不过各种症状在每个人身上轻重不一,有些严重时甚至会威胁生命。那么,在医学上有哪些可以缓解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方法呢?主要有以下几种:

1、药物治疗。目前治疗心律失常主要以药物治疗为手段,但由于不少抗心律失常药都有毒副作用,所以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不适症状。不过药物治疗的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终止心律失常发作的作用,而且还可以预防患者发作,一般在临床上主要采用倍他乐克、利多卡因、腺苷、心律平等进行服用,不过要注意的是,由于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可以服用。

2、手术治疗。通常来讲,手术治疗是根治性的治疗措施,手术一旦成功的话,就不再需要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手术治疗也是目前医学上比较推崇的一种措施。特别是射频消融手术治疗,这是目前比较有效的且能达到根治目的一种治疗手段,主要针对于那些具有快速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症状的患者。通过射频消融的技术,能得到较高的根治率,据调查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可达到97%~99%的根治率,而大多数器质性的房性或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可以达到70%的治愈率,且术后的预后效果都普遍良好,

此外,手术治疗还包括安置起搏器,主要针对于那些因缓慢性心律失常或是心动过缓引起的晕厥、头晕患者,可以选择这个方案,不过具体还需听从医生的意见。

以上就是目前用来治疗心律失常比较常用的方法,不过具体的治疗措施患者还是要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来进行选择。而对于老年人来说,心律失常的日常预防应该要大于治疗,只有做好了防护工作,才能大大减少该疾病发生的概率。所以平时一定要保持好心情的愉悦,不要过度的激动或忧虑,而且还要合理饮食,安排好休息与活动,饭后最好可以有适量的运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