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痛热症有什么早期症状

浏览 9

骨痛热病也叫做登革热,主要是由于登革热病毒感染,由蚊虫叮咬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骨痛热病早期患者会出现发烧、畏寒、呕吐、腹痛等症状,一般会持续2~7天。发现病情之后,应要及时隔离,进行治疗,避免传染。

骨痛热病早期症状

1、早期也就是急性发热期,一般持续2~7天。成人病例通常起病急骤,畏寒、高热,24小时之内体温可达40度,持续5~7天骤然降至正常。部分病例发热3~5天体温降至正常,1天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或马鞍热。

2、发热时伴头痛,眼球后痛,骨、肌肉及关节痛,极度乏力,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胃肠道症状。脉搏早期加速,后期还有才有相对缓脉。早期体征有颜面潮红,节目充血及浅表淋巴结肿大。

3、病程第3~6天,在颜面四肢出现充血性皮疹和点状出血点。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和头面部,都有痒感,大部分不脱屑,持续3~4天消退。

如何预防骨痛热病

1、控制传染源:在地方性流行区或者是可能的流行区,要做好疫情监测预报工作,早发现,早诊断,及时地进行隔离和治疗,同时要尽快的进行特异性实验室的检查来识别症状比较轻的患者。由于这个病是一个输入性的疾病,因此要加强国境卫生检疫。

2、切断传播途径:由于登革热是通过蚊虫叮咬来进行传播的,因此预防登革热最根本的措施就是防蚊灭蚊,改善卫生环境,消灭伊蚊孳生地,喷洒杀蚊剂来消灭蚊子。登革热的疫苗现在还处于研究试验阶段,还没有进行推广应用。

3、保护易感人群:易感人群应劳逸结合,锻炼身体,补充营养,增强体质,外出时涂抹驱蚊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