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死亡率高吗

浏览 10

溶血性贫血是指红细胞遭到破坏,寿命缩短,超过了骨髓造血代偿功能而出现的贫血。病人可有贫血,黄疸,肝脾肿大等表现。临床上分为了红细胞膜异常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红细胞酶异常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和外界因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三种类型。根据发病情况,溶血性贫血又分为急性溶血性贫血和慢性溶血性贫血,其死亡率根据不同病情有所不同。

一、溶血性贫血死亡率情况:

1、急性溶血性贫血起病非常快速,会出现消化道呕血、拉血便等,病情非常危重。如果在该情况下患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往往会发生多器官衰竭,会导致死亡,死亡率很高。

2、慢性溶血性贫血,可以通过病因治疗来控制病情,所以一般死亡率不会太高。但部分慢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常常长期使用激素治疗,如果患者使用激素治疗,部分患者可能会造成免疫力低下而导致感染死亡,特别是合并有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以及糖尿病控制不好的患者,容易出现死亡。

二、溶血性贫血的治疗方法:

1、溶血性治疗,首选用激素治疗,激素的用量要根据患者的体重、体表面积来计算用量。

2、如感染、药物、淋巴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引发溶血性贫血,患者需针对病因行抗感染及其他相应治疗。

3、有使用激素禁忌症的,或者激素治疗效果不好的,可给予输注球蛋白,替代激素治疗,同时给予对症治疗。

4、如出现急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需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如溶血非常严重,已达到重度贫血,患者可能需通过输注红细胞进行治疗。

5、溶血性贫血患者如患有蚕豆病,建议尽量不要食用蚕豆或接触氧化剂。

6、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病,无较好的治疗方法,患者可通过切脾进行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