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四项是哪四项

浏览 7

输血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注给病人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把健康的血液输到病人体内,以增加血量,改善循环。输血前,须将供血者与受血者血液做血型鉴定,经交叉试验,无凝血现象,才可输血。

一、输血前四项检查是指对受血者输血前:

1、乙性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2、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

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I+2型抗体(抗~HIV),

4、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四项的检查。

5、新鲜采集的血液在一定期限内可以保持其所有的性质。

6、当全血的储存时间超过24小时后,其中的Ⅷ因子、白细胞和血小板迅速凋亡。检测的目的是为了明确患者在输血前是否感染这些疾病,也为了避免进一步血源性的传播。

二、输血的副作用:

1、高热是指患者在输注血制品过程中,或者是输注血制品结束之后出现畏寒,发热。体温高的患者,可以达40℃,对于出现输血反应的患者可以进行积极的抗过敏以及对症支持治疗,通常预后较好。

2、过敏反应。导致出现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有病人是过敏体质,输入血中的异体蛋白同过敏机体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而致敏;献血员在献血前用过可致敏的药物或食物,使输入血液中含致敏物质。其症状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中度血管性水肿,重者因喉头水肿出现呼吸困难,两肺闻及哮鸣音,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当出现过敏反应时,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继续观察,重者立即停止输血。

3、溶血反应。溶血反应为输血中最严重的反应。溶血反应出现的原因有:输入异型血,输入变质血,血中加入高渗或低渗溶液或能影响血液pH变化的药物,致使红细胞大量破坏所致。典型的症状在输入10~20ml血后发生,随输入血量增加而加重。可引起头胀痛、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烈疼痛和胸闷、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同时伴有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和血压下降症状。有的会导致肾小管阻塞,病人出现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