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日记】张克林:作为“白衣战士”,我会一直战斗下去

浏览 8

除夕,本该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可今年的除夕却有点不一样。武汉疫情发展迅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作为一个重症医学的主治医师,我觉得前线可能需要我,所以我提前退掉了一家人回家过年的全部车票,时刻准备着接受召唤。除夕中午,医院发出了召集支援武汉医疗队的通知,我第一时间拿起电话打给主任:“主任,我愿意去!我是党员,让我去吧!”主任答应了,我很高兴。爱人和我都是医生,而且她是十分辛苦的麻醉专业。知道我的决定后她没说什么,只是千叮万嘱一定要做好防护,并开始给我准备行李。

出发前,两岁半的儿子看我拿着行李,就一直抱着我的腿不让走。我摸着儿子的头哄他说:“爸爸上班去,明天回来给你买棒棒糖!”他才肯松开,还反复问我:“爸爸,有棒棒糖吗?好多好多的棒棒糖吗?”我说:“是的,明天回来给你买。”说完,我的眼睛湿润了。在儿子期待的眼神里,我义无反顾地提起行李箱出发了!

大年初二,第一次去汉口医院的呼吸科病区。按照早已演练了无数次的方案穿上防护服后,我们进入病区,看到里面近80张床位已经住满,值班的医生是一个瘦小的女孩子,她忙前忙后,像一个陀螺一样没停下来过。看到我们队伍到来,她哭了。说实话,我有点心疼他们,希望我们的到来,能让他们喘一口气,好好休息一下。

第二天中午,我们队长王吉文副教授通知,因第八小分队医生人手不足,需要从我们院队调派人手过去帮忙,队长征求我们意见。说实话,我也不希望离开我亲密的队友,但我还是主动提出:“我是党员,让我去支援他们吧!”因此,我从第七小分队调入第八小分队,开始值凌晨2点到8点的大夜班。

每一次上班都非常忙碌,查房、研究患者的病例资料,调整他们的治疗方案。忙碌之中,我忘记了防护服的闷热,忘记了N95口罩下的呼吸困难,忘记了护目镜和口罩系带的疼痛压痕,6个小时的值班时间很快过去。下班前,我都会跟接班的战友详细交代每个患者的情况和方案的调整。

让我欣慰的是,很多患者的情况都在好转,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37床的一位阿姨,经过治疗后精神好了很多。有一次我查房时,她向我竖起大拇指,不停地说谢谢。我心里很开心,也为他们高兴。他们已和死神擦肩而过,接下来的康复也非常重要。

大年初七是“人日”,正好是老妈的生日,也是我们一个队友的生日。我让爱人早早给老妈准备了生日蛋糕。中午,隔着屏幕听着儿子给奶奶唱的生日歌,我哭了。别笑我脆弱,其实我很坚强。下午,我们为队友也准备了一个特别的生日会。我们用蛋黄派和巧克力为她拼了一个“蛋糕”,用打火机当“蜡烛”,给她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

前几天趁着休息时跟家里视频,儿子问我怎么还不回来,一直嚷嚷着:“爸爸,明天有棒棒糖吗?好多好多的棒棒糖吗?”我的眼睛湿润了,他才两岁半,根本不知道明天是个什么概念,也许是两周,也许是两个月,也许更久……

明天就是元宵节了,又是一个本应该和家人团圆的节日。虽然没法陪在家人身边,但我知道我们的心都是在一起的。既着白衣,勿忘初心!作为一名“白衣战士”,只要上了战场,就从未想过退缩。守护患者是我的使命,我会一直战斗下去,让更多患者重获健康,早日和家人团聚。武汉加油,中国必胜!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 张克林主治医师 2020年2月7日

(通讯员:林伟吟、张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