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日记】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浏览 8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护师刘赛君日记

2020年3月7号 天气:晴 地点:洪湖

天蒙蒙亮,我们就已前往板房医院接班了。由最开始在洪湖人民医院新院区的ICU作战,到后来新院区的感染科作战,再到今天我们又转战至板房医院,这一路都是朝着好的方向走来的,这说明了患者的病情在好转,疫情也在好转。

“阿叔”我进入12床的病房时,一边推开房门,一边朝里喊道。阿叔并没有立马转过身来,而是继续慢悠悠地将茶瓶里的水倒入水杯中。“我需要您配合抽一管血,复查抗体”,我微笑着说道。阿叔背对着我的身体立刻转了过来:“什么,又要抽血!我呆在这里前前后后一共有33天了,除了开始一周发烧外,后面都没有任何症状,把我关在这里,就是不停的做CT、抽血、化验,我不抽!”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看得出他态度坚决,甚至有些激动。

(3月7号板房医院准备去给12床抽血)

往日临床上碰到这种拒绝治疗的情况,我往往会进行一番劝说,说明必要性。但这次,我没有这么做,因为我觉得大叔更需要的是心理护理。用他自己的话讲:“我们是群居动物,需要亲人陪伴,需要行使我们最高级的语言功能”。我试着引导他,让他讲出他的经历,想让他发泄出来。大约和他聊了近半个小时,从他是哪里人、在哪里工作、从事什么职业,到他如何染上病毒、刚开始如何配合治疗,再到他持有怀疑态度、拒绝治疗,说完这些后他长长地吐了口气,有种解脱之感。

与他交流过后,我也知道了他抗拒我们的原因。因为和他一起来的患者,全部都出院了,现在只剩下他一个因为肺部急性渗出性病变改善不明显,达不到出院标准。现在他精神意志已经被耗尽了,他需要的是立马可以看到希望。

经过沟通。阿叔的心情得到了些许平静,为了大叔接下来能够配合治疗,消除恐惧疑虑,我将这种情况告诉了我们团队的医生詹永忠。然后我陪着詹医生和他的搭档起看这位患者,阿叔得知詹医生是广州百佳医院---南方医院的医生后,那一瞬间的表情,虽然看不到嘴角,但那双被燃起希望的眼睛炯炯有神,和前面我进去时的黯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詹医生进行常规询问和查体之后,阿叔把先前和我讲的内容,向詹医生也重述了一遍。我们安静的听着,偶尔点头回应,偶尔拍拍他的肩膀表示理解,詹医生答应将他的CT片会同其他专家再看看,并且告诉积极的心态对恢复有很好的帮助,最后在我们离开他的病房时,他是笑着送我们到门口的。

(3月7号陪同詹医生查房)

特鲁多的墓志铭: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在这里,我深刻的体会到了。

下班脱下防护服后,我推开出口的那扇门的一瞬间,强烈的阳光扑面而来,有阳光的地方就是希望,各地疫情均在好转,在这疫情的尾巴上,最易让人焦躁、松懈。我们必须再坚持坚持,才能完胜。还未痊愈出院的患者们,你们也是战士,你们的努力配合没有白费,遍地金灿灿的油菜花,还有那耀眼的阳光,预示着我们的春天到了。

(通讯员:李晓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