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血管疾病

浏览 6

心脑血管疾病并非特质某一项疾病,而是多项疾病导致的症状,即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导致的全身组织出血、缺血的症状。患有此系列疾病时,表示身体已经亮起红灯,其他疾病可能随时“打包上门”。患者务必加以重视,以免错失最佳治疗时间。

心血管疾病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心血管疾病症状通常表现为心律不齐、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由于心血管疾病是由多项疾病引发,固在出现此类症状前通常伴有血压不稳、血糖过高、血脂过高等症状。患者需在出现心血管疾病症状前到正规医院及时就医,查清具体病因,对症下药。

1、由糖尿病引发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是由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升高引起,过高的血糖会导致各器官的衰竭。针对糖尿病引发的心血管疾病,建议患者先控制血糖,务必在医嘱下服用相应药物,严重者应按时注射胰岛素。

2、由高血脂引发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因摄入过多脂肪,血管脂肪含量过高导致血液粘稠,造成全身供血不足。针对高血脂引发的心血管疾病,建议患者适当增加运动,优先控制血脂含量,可在医嘱下服用降血脂类药物。

3、有高血压引发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可致血管壁变硬,造成血液流速降低,严重可导致心力衰竭、血管破裂。针对高血压引发的心血管疾病,建议患者在医嘱下服用降压药物,及时控制血压,避免产生其他并发症。

4、其他病因引发的心血管疾病。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的因素较多,患者可通过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造影、血管镜等手段逐一排查病因,有助于医生判断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元凶。

心血管疾病预防

1、保持心态良好,避免出现情绪波动异常。

2、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低糖低盐,饮食清淡为主。

4、控制体重,肥胖会带来一些列疾病。

心血管疾病的误区

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误区就是患者担心终身服药,认为自己还没出现相关症状,身体还能“扛得住”。实际上如果已经出现心血管疾病的一些先兆或症状,就应该严格将自身各项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只会加重病情。

心血管疾病重在预防,如果等到症状出现再治疗时,会因伴随而来的各种疾病导致治疗时处处掣肘。正视疾病,尽早接受治疗,以免对身体带来更严重的伤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