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轻瘫的诊断

浏览 8

胃轻瘫综合征又被称为胃麻痹,胃无力,是一种特征为患者的胃排空延缓的临床症状群,病症的主要表现为过早感到饱腹,在患者用餐后会感到强烈的上腹胞胀以致恶心,发作性干呕,甚至出现呕吐,长期以往体重减轻等症状。胃轻瘫综合征可以发生在胃手术后和其他腹部手术后。

胃轻瘫在临床上根据病因被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病症类型。原发性胃轻瘫又被称为特发性胃轻瘫,年轻女性是该病的高发人群。此外又根据病症发作的缓急程度和病程的长短把胃轻瘫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目前医学临床上慢性型胃轻瘫发病率较高,而且患者的症状会呈现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时间通常能达到数月甚至十余年。

胃轻瘫的诊断标准

由于目前临床医学上关于手术后导致的急性胃轻瘫的诊断标准还没有明确统一,所以通过参考近年来相关的文献报告,整理出来的比较公认的标准为:

①患者经过进行一项或多项检查提示患者并未出现胃流出道机械性梗阻的情况;

②患者的胃肠减压引流量需每天高于800毫升,而且持续时间需要超过十天;

③患者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的状况;

④患者的情况没有被引起胃轻瘫例如糖尿病,结缔组织病等的相关基础疾病;

⑤患者没有私下服用过会导致人体平滑肌收缩的药物。

胃轻瘫患者的临床表现

大多数患者在病发后会感到提早感受到饱腹感而且上腹饱胀显著,还会产生暖气,恶心想呕吐,长此以往导致患者体重日益减轻等,也有患者会出现腹泻,便秘等症状;另外还有少数慢性胃轻瘫患者是由于药物或代谢因素导致的,这些患者起病隐匿,而且症状可能会持续或反复发作,时间长达数月到数年不等,还有极少数患者也可能没有该症状出现。胃轻瘫患者的呕吐大多数表现为迟发性呕吐,但是患者的食欲通常情况下不会受到影响,食欲如常。如果是继发性胃轻瘫患者,则会伴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

目前医学上通过一般治疗,原发疾病治疗,促动力性药物,手术治疗和其他疗法对胃轻瘫患者进行病症治疗,通过对病症的对号入座进行合适的治疗。例如一般治疗主要采取让胃轻瘫综合征患者接受低脂肪和低纤维饮食,尽量做到少食多餐,而且最好以摄入流质食品为主来帮助胃部排空。又由于吸烟会导致胃排空速度减慢,所以还要提倡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少吸烟或者不碰烟,另外患者还需要尽量避免服用一些会导致胃排空延迟减缓的药物以助于病情恢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