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无力治疗方法有哪些

浏览 12

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肌无力,运动后无力,疲劳感加重,休息后症状缓解,典型症状为“晨轻暮重”。肌无力发病机制与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损害有关,起病隐匿,病程周期长。临床肌无力治疗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相关药物或者进行手术治疗等。

肌无力治疗措施:

1、药物治疗。胆碱酯酶抑制剂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免疫抑制剂、免疫球蛋白类药物的应用。

2、血浆置换。通过正常人血浆或血浆代用品置换患者血浆,能清除患者血浆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补体及免疫复合物。每次交换血浆量较多,一周连用2~3次,患者需要注意营养补给。起效较快,但治疗周期长。

3、手术治疗。胸腺切除术,约15%~20%的肌无力患者伴有胸腺瘤,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病情进展快,需要尽快进行胸腺切除术。也可以进行胸腺放射治疗。

肌无力的主要症状表现:

1、肌肉连续收缩后出现无力甚至瘫痪的症状,休息后症状减轻。

2、全身骨骼肌均可受累,最先受累的肌肉为脑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如眼外肌,其次是面部肌肉、四肢肌肉。

3、病情缓解复发交替,多数患者病情可迁延数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