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血肿的症状

浏览 13

硬膜外血肿是一种和颅骨损伤有着密切关系的在颅骨内板和硬脑膜之间出现的血肿。该类血肿占了外伤性颅内血肿发病率的三成,其中硬膜外血肿以急性硬膜外血肿为主,其次是亚急性硬膜外血肿,慢性血肿的病发率较低。

以下来介绍一下硬膜外血肿的症状。虽然硬膜外血肿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的出血速度,血肿的位置以及患者的年龄因人而异,但是在临床上仍然有一定的共性,就是病人的状态属于昏迷~清醒~再次昏迷。

一、意识障碍:由于患者原发性的脑损伤有所差异,所以该类型症状患者会有不同的情况出现:

①轻度原发性脑损伤:病人在受伤后没有陷入原发性昏迷,而是到颅内的血肿逐渐形成之后,才开始逐渐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以及意识障碍。该类症状的病人漏诊的可能性较高。

②中度原发性脑损伤:该类病人在受伤后曾经陷入昏迷,但是随后意识会出现好转甚至能完全清醒,但是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又再次陷入昏迷,该类的病人由于有着中间清醒期的典型特征,所以诊断较为容易,但是该类病人在临床上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占比。

③重度原发性脑损伤:该类患者受伤后持续陷入昏迷,而且会有进行性昏迷加深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该类患者颅内血肿的征象可能会被原发性的脑挫裂伤所迷惑,容易被错误诊断。

二、颅内压增高

病人通常会随着颅内压逐渐增高的情况出现Cushing's反应,临床表现为头疼,呕吐情况加剧,情绪躁动,还可能会出现血压升高,身体发热,心率及呼吸缓慢等代偿性反应。当病情恶化身体陷入衰竭时,患者的血压会降低,并且脉搏细弱及呼吸抑制。一旦颅内压持续增高,就可能会引起脑疝,对患者造成极其不良的后果。

三、神经系统体征

普通硬膜外血肿在早期时患者的神经受损体征出现较少,只有在在血肿开始对脑功能区进行压迫时,才有逐渐显现相应的阳性体征。如果病人在外伤后马上出现了面瘫,偏瘫或失语等症状时,就需要怀疑病人是否发生了原发性脑损伤。如果颅内血肿在持续增大,并且引起了颞叶钩回疝,这时候病人除了意识障碍会加深,生命体征也会发生紊乱,情况严重的患者会相继出现患病侧位的瞳孔散大,以及对侧的肢体偏瘫等典型征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