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有哪些症状,如何检查

浏览 7

对于有脊髓损伤的患者而言,当其处于疾病的不同时期时,需要采用的应对方案以及治疗后的效果是不同的。急性期患者多为损伤后发生的8小时内,患者多需要接受现场救护、急救以及专科治疗等,早期治疗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后期脊髓的恢复程度。人们在平时生活中,注意多了解脊髓损伤的症状以及具体的检查,对帮助大家更好把握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机是有很大帮助的。

脊髓损伤的表现?

脊髓损伤的表现主要是在脊髓损伤的平面,支配区的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大小便的障碍。如损伤部位位于肚脐以下,患者在肚脐水平以下就可能会出现浅感觉,包括痛温觉和触觉,肚脐上下水平的症状相比较,可明确患者感觉平面的大体位置。若表现为运动障碍,如对左侧和右侧的肌力加以对比,看是否有左右肌力改变的情况出现,明确肌力属于二级还是三级、四级,以此来确定脊髓损伤的程度。

另外,还会表现在反射障碍方面,若损伤发生在胸椎、胸髓以上,患者多会有反射的亢进症状发生。若是胸髓以下的神经损害,会有反射的降低症状发生。由此可见,人们在出现脊髓损伤的症状时,损伤的部位不同,患者所呈现的症状表现也是不同的,带来的危害严重程度也会有所差异。

脊髓损伤怎么检查?

临床在对脊髓损伤疾病检查时,检查内容主要包含临床、影像学、患病史等。如对患者做运动感觉和反射的检查后,明确其感觉平面在肚脐以下消失或是感觉减退,可判断脊髓损伤的位置在胸10的水平。基本锁定病变目标后,可对该部位的胸椎检查,明确具体的节段后做X光、核磁、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损伤诱因以及损伤的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法尽快对症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