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几个习惯的人,体内阳气都被“牵走”了

浏览 16

中医认为,想要身体健康,需要保持阴阳平衡。如果人体需要的阳气不足,往往会出现各种疾病。当阳气缺乏时,人们的免疫能力也会下降,容易让各种细菌病毒趁虚而入,危害人体健康。在现实生活中,部分人长期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导致体内阳气削弱,久而久之就会呈现亚健康状态。那么,有哪些习惯的人,体内阳气可能会比较缺乏呢?

有哪些习惯的人,体内阳气可能会比较缺乏呢?

1、不注意保暖

生活中,有部分人无论哪个季节,都习惯穿着短裤或者短裙。但是,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如果经常没有注意保暖,容易在寒冷的情况下让寒气侵入人体,导致身体健康受到损伤。并且,还可能引发感冒、发烧等情况,危害健康。因此,为了避免体内阳气受到损伤,应该随着气候季节的变化及时更换衣物,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2、爱喝冷饮

在炎热的夏天喝上一杯冷饮不仅可以清热消暑,还可以缓解口渴的症状。冷饮虽然爽口,但是却不适合经常饮用。如果经常喝冷饮,容易导致脾胃虚寒。久而久之,就可能会损伤阳气,导致某些不良症状的出现。部分人长期喝冷饮之后出现胃寒胃痛的症状,说明冷饮对人体胃部的刺激性较大,容易引发胃部疾病。

3、常吃寒凉的食物

生活中,食物的性质需要掌握清楚。如果经常进食寒凉性质的食物,也容易导致体内的阳气被偷走,像寒凉的水果、海鲜或者凉茶等,都应该适当进食即可。千万不可长期大量进食,避免身体器官在这些寒凉性质食物的刺激下出现健康问题。

如何提升体内的阳气?

1、多吃温补的食物

如果阳气不足,容易导致免疫能力下降,因此需要多吃温补的食物来改善身体。建议人们多进食温补的牛羊肉,并且,部分中药材也可以温补身体。这些食物进食之后可以有效提升阳气,还能滋补身体,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防止疾病的出现。

2、适当晒晒太阳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防晒,如此就减少了晒太阳的机会。但是,适当晒晒太阳对于提升体内的阳气是很重要的。但是,晒太阳的时间,最好选在上午8点到10点之间,长短可因人而异,建议中青年每次1小时左右,老年人晒30分钟左右即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