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的饮食

浏览 14

肝衰竭通常是由于肝脏受到多种因素引起严重损害时,造成大量的肝细胞死亡,导致肝脏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进而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肝腹水、黄疸、肝性脑病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肝衰竭一般分为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两类,急性肝衰竭病程较短,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七十到九十,慢性肝衰竭的症状较不明显,病程漫长且呈进行性发展,预后也不良,肝衰竭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恶心、极度乏力、呕吐、腹胀等,肝衰竭的病情发展迅速,总体预后较差,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那么,肝衰竭的患者应该怎样饮食呢?

1、如果胃肠道功能没有明显的障碍应该鼓励患者饮食以口服为主,给予患者清淡、新鲜、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以流质和半流质饮食为主,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比如香蕉、苹果等。

2、肝衰竭病情如果进入平稳期和恢复期,饮食要遵循适当、适量的原则,多吃优质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多吃粗粮,少吃精米精面,患者饮食时不要过于饱胀,进食以六七分饱为宜,同时要多吃真菌类食品,能显著的增加机体淋巴结细胞的数目,从而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力。

3、宜多食用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充足的蛋白质有利于促进肝细胞的再生与修复,可以有效地缓解肝功能衰竭,但是患者如果肝功能严重损害的症状,就要适当的补充蛋白质,过量的蛋白质会加重肝功能严重损害患者的负担,容易造成肝昏迷,加重患者的病情。

4、要严格限制脂肪的补充,避免食用肥肉、动物油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过量的脂肪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也要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同时肝衰竭的患者要绝对禁酒,酒中含有的乙醇对肝细胞有直接损害的作用,会加快肝衰竭,加重病情。

肝衰竭的患者要根据病人对营养的需求改善平常的饮食结构,患者首先要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的饮食对于肝衰竭的患者有很大的缓解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家属要做好患者的饮食指导和监控,帮助患者制定一套合理的饮食计划,避免患者出现暴饮暴食等状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