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病因多 为何更青睐儿童?

浏览 11

斜视一般指的是因为遗传、眼直肌张力不足或者眼周肌力不平衡等因素导致的双眼的视线无法同时落到同一物体上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外肌疾病,具体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斜视有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导致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容易造成斜视。斜视病因多,那么为何更青睐儿童呢?

一、斜视的病因有哪些?

斜视眼的形成存在一定的遗传因素,但也可以是后天才形成的。具体而言,斜视与眼部解剖结构异常、调节与屈光(近视、远视、散光)异常、神经支配失衡、视觉系统功能发育受限以及家族遗传存在关联。后天的因素也有很多,例如意外或其他全身性疾病导致视觉神经受损,眼球肌肉疾病等其他疾病,都容易造成斜视。

二、斜视为何青睐儿童?

1、儿童眼球运动中枢控制能力不足。儿童在幼年阶段,身体发育不完全,其中眼球处非常容易出现运动中枢集合过强亦或是是外展不足的情况,当两者情况同时出现时,就会导致内斜,而单个情况出现的时候,则会导致外斜。

2、视觉功能不完善。儿童的还未发育完全阶段时,双眼的单视功能还很不完善,这就会导致无法很好地协调好眼外肌,很容易导致斜视的产生。另外,眼睛的单视功能是后天才逐渐形成的,其的建立与视觉功能类似,都是要经过反复接受外界清晰目标的刺激之后,才能发育和成熟的。特别是在婴儿阶段,视觉融像一般在出生后的2~3个月才出现,精确的视觉融像要到5岁以后才能完全得到建立,而立体视建立最为迟缓,这是儿童更易患斜视的重要原因。

3、儿童眼球发育特点。由于儿童眼球相对成年人较小,眼轴较短,多数为远视眼。远视眼因为看远、近事物需要进行多次反复调整才够看得清楚物体,这就很容易由于使眼睛过度集合而引发内斜视。同时,小儿角膜及晶体屈折力大,睫状肌收缩能力强,即调节能力强,这样的小儿想看清物体就需要更多的调节力,同时双眼也用力向内转产生了过度负荷,容易造成内斜视,临床上将这种内斜视称调节性内斜。

3、先天容易出现异常。儿童更易受到一些先天性因素的影响,比如有些儿童存在先天眼外肌肉位置发育异常的现象,在儿童阶段很难纠正,就会导致斜视。这类患者眼外肌的本身发育出现异常,中胚叶分化不完全,这是由于肌鞘异常、纤维化等存在缺陷或支配肌肉的神经麻痹等发育异常因素所导致的。其次,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和生产过程有关,例如生产时使用产钳不当,母亲生产时用力过度导致胎儿颅压升高,这些情况都会使孩子的大脑出现出血点,而这些出血点往往会影响眼外肌,导致斜视的出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