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的饮食

浏览 13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患有职业病,可以通过通过改善工作条件,可使所患疾病得到控制或缓解。当身体出现职业病以后会很虚弱,会导致身体营养供给不足,患者要注意营养的摄入量,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均衡,不挑食偏食,这样有利于机体的恢复,促进病情的恢复。

那么,职业病患者的饮食该怎么调理?

1、饮食原则以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的摄入为主,多喝水,保证尿量充足,多吃水果蔬菜。饮食要做到综合营养,避免偏食,荤素搭配,避免暴饮暴食,三餐按时定量,可以少食多餐。

2、出现职业病的病人应该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取,适量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适量饮水。保持饮食低盐,日常饭菜尽量做到低盐少盐或者无盐进食。

3、应该多吃含钙高的食物,如虾皮、牛奶、芝麻、杏仁等。发病后应该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血、猪肝、黑木耳、红枣、西红柿,适当补充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饮食中可以适当补充其他微量元素,保持体内各种元素平衡,从而促进毒素的排出。

4、发生职业病以后应该摄取足量的维生素,控制脂肪的摄取量。维生素对于维持上皮细胞功能,排出体内毒素有着很好的帮助。大量的脂肪会促进小肠的吸收。因此日常饮食中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动物肝脏等。

5、忌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糯米饭、粽子、年糕等,他们是属于比较难消化的食物,容易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影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6、职业病患者不宜喝酒,对于他们来说,喝酒会造成宿醉、失眠、口渴、排尿增加、并发脱水都会诱发焦虑的产生,不利于机体的恢复,甚至会加重病情。

7、忌辛辣刺激的食物,例如辣椒、花椒、生姜等,这类食物刺激是比较大的,容易刺激胃肠粘膜,营养肠道对钙、磷、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机体营养不足,影响职业病的恢复。

出现职业病后,病人需要及时就医诊治,远离高温环境。引起疾病的方式有很多,带来的后果也不尽相同,平时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劳动卫生,保证合理健康的饮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