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流成人礼“后浪”正澎湃

浏览 11

  摘要:1998年洪水前后出生、成长的一代,听着英雄的故事长大,渴望成为英雄的模样。22年后,大水再次在家门口奔流肆虐,他们挺身而出,从被守护到守护他人,在暴雨洪峰中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礼。(新华网)

  “当年,人民子弟兵救了我们。如今,该轮到我们站出来守护家园了。”这些天,22年前洪灾获救男孩成为抗洪战士的故事引发公众热议。以青春之名出列!为青春之名担当!在一支支抗洪大军里,这群年轻的“后浪”们逆流而上,奔赴抗洪抢险一线,不仅让人感动于抗洪精神的代代相传,更让人欣慰于新时代的青春担当。

  在物资充裕的和平时期出生成长,90后、00后一度是“关注自我、特立独行”的代名词。然而,在抗洪抢险的紧要关头,他们当中的不少人义无反顾、勇敢前行。在岳阳市云溪区陆城镇,22岁的镇干部郑志伟,在长江大堤上实现了预备党员转正;曾经在1998年洪水中抱树9小时,被“戴红五星的叔叔”救起的小女孩江姗,如今奋斗在安徽抗洪前线;武汉市洪山区高三考生周亮宇刚下高考考场,便踏上防汛“战场”,义务加入巡堤守堤队伍。危急时刻,这些青春的“逆行者”们,主动投身抗洪抢险前线,为抢险救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从抗疫“战场”到抗洪一线,危难关头,这些年轻面孔们主动请缨、积极应战,更是当仁不让的中流砥柱。湖南南县的防汛大堤上,十多名应征青年组成“人链”,接力运送沙袋封堵管涌;在江西铅山县,7名青年小伙组成突击队,紧急救出被困群众12人,疏散30人;在浙江富阳县,各乡镇街道团委组建24支青年突击队,将江边居民连夜撤离到安全地带……在各地防汛抗洪一线,哪里有险情,哪里就能看见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孔。他们的肩膀虽仍显稚嫩,但用坚定的行动传递出战胜洪灾的信念与信心,展现着青年一代的责任担当。

  “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鲜红的党旗,映照着防洪堤坝上青春的面庞。从长江两岸到洞庭之畔,从鄱阳湖到王家坝,大堤上,总能看到一批批橙色的马甲在草丛间移动,地毯式地进行查险堵漏;面对最高温度时的蓝色火焰,消防员们从不惧怕对手的强大;面对汹涌的洪水,火焰蓝依然是千家万户的保护色……赤橙黄绿青蓝紫,五彩缤纷的青春,为成长出列,为人民出列,为党和祖国的召唤出列,一朵朵“后浪”凝聚起奔腾的澎湃力量。面对滔滔洪水,新时代的青年与时代同频共振,交出了高分答卷。我们坚信,有这些青年们的奉献和热血,定能汇聚起强大合力,打赢抗洪救灾这场硬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