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弥坚的书店,可贵的文化坚守

浏览 18

  “为什么大家总觉得开书店很难呢?”曹蓉有些困惑,她和丈夫张雪健一起经营的换酒书店,已经过了2岁生日。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受访的小书店经营者,聊起开店的初衷,普遍比较乐观:“我相信开书店是有希望的,能够实现盈利。”“相比其他行业,对我来说,开书店的成功率会高一些。”“在我的有生之年,实体书店肯定都不会消失。”(9月7日《新华每日电讯》)

  随着网络购书平台全面崛起,实体书店确实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现在人们一谈起实体书店,首先想到的往往就是“惨淡经营”“难以为继”等词语。而实体书店能够进入公众的视线,往往依靠的也是多元化经营策略,比如书店卖咖啡、卖简餐、卖文创产品,或者是通过别致的装修风格把自己打造成网红书店,吸引无数人去打卡。

  然而,有这么一些不那么起眼的书店,却在这种严峻的环境下活了下来,它们不但活了下来,而且活得越来越好。具体体现就是,通过卖书的收入能够支付书店的租金以及各种成本、费用,同时,还能够为书店的经营者带来一份不错的收入,让他们过上体面的生活。而这样的书店,往往也有一些属于他们的共同特征,比如规模普遍比较小,往往是“夫妻店”;再比如它们不像一些网红书店那样,依靠卖咖啡、卖简餐以及文创挣钱,其主要的收入来源还是卖书,所以,相比之下显得更为纯粹一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样的书店虽然小,但往往很有自己的特色,能够吸引一批又一批固定读者、老客户。

  可以说,这些“小而弥坚”的独立书店,成为实体书店整体经营状况不佳下的一抹亮色,如果拔高一点说,也可以看作是对文化事业的一种可贵坚守。那么,这些小书店的经营秘诀又是什么呢?毕竟和一些大型连锁书店相比,它们因为规模小,知名度低,很难得到被主动邀请入住大型商超的机会,同时也很难获得租金上的减免,等等,所以它们的成功,必然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用一位小书店店主的话说,他们在经营过程中更加理性、务实,既不依靠贩卖情怀卖书,甚至有些排斥情怀,同时也不希望自己的书店成为网友打卡但不买书的网红书店,而是通过对书的品种的精心遴选,真正为喜欢书、爱读书的人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书。还有一些书店,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因为卖新书卖不过网络平台,于是就专门从事旧书、有价值的签名本、毛边本等图书,和电商进行差异化经营,也慢慢在市场站稳了脚跟。

  由此不难看出,这些“小而弥坚”的书店,正是因为小,所以租金的压力也小,同时坚持更为纯粹的经营之道,也就是以卖书为主,反而赢得了那些真正喜欢书、爱读书,同时也愿意买书的人的青睐。这与一些网红书店天天熙熙攘攘,但是打卡拍照的人多,买书的人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这种“小而弥坚”的书店,每一个爱书的人都应该珍惜,也应该支持。(苑广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