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接到一栋大楼的布线任务,经过分析决定将大楼的四层布线任务分别交给甲、乙、丙、丁四个项目经理,每人负责一层布线任务,每层面积为10000平米。布线任务由同一个施工队施工,该工程队有5个施工组。甲经

13 查阅

A、甲采用的是参数估算法,参数估计不准确导致实际工期与预期有较大偏差

B、乙采用的是专家判断法,实际工期偏差只有1 天与专家的经验有很大关系

C、丙采用的是类比估算法,由于此类工程不适合采用该方法,因此偏差最大

D、丁采用的是三点估算法,工期零偏差是因为该方法是估算工期的最佳方法

参考答案:

B

本趣考查的是活动历时估算方法问题。 活动历时估算是估算计划活J持续时间的过程o它利用计划活动对应的工作范围、需要的资源类型和资源数量,以及相关的资源日历(用于标明资源有无与多寡)信息。估算计划活动持续时间的依据来自项目团队最熟悉具体计划活动工作内容性质的个人或集体。历时估算是逐步细化与完善的,估算过程要考虑数据依据的有无与质量。例如,随着项目设计工作的逐步深入,可供使用的数据越来越详细,越来越准确,因而提高了历时估算的准确性。这样一来,就可以认为历时估算结果逐步准确,质量逐步提高。 活动历时估算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和技术如下: (1)专家判断 由于影响活动持续时间的因素太多,如资源的水平或生产率,所以常常难以估算。只要有可能,就可以利用以历史信息为根据的专家判断。各位项目团队成员也可以提供历时估算的信息,或根据以前的类似项目提出有关最长持续时间的建议。如果无法请到这种专家,则持续时间估计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就会增加。 B是正确的。 (2)类比估算 持续时间类比估算就是以从前类似计划活动的实际持续时间为根据,估算将来的计划活动的持续时间。当有关项目的详细信息数量有限时,如在项目的早期阶段,就经常使用这种办法估箅项目的持续时间。类比估算利用历史信息和专家判断。 当以前的活动事实上而不仅仅是表面I类似,而且准备这种估算的项目团队成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时,类比估算最可靠。 C是错误的。丙采用的是类比估算法,此类工程采用类比估算法没有不适合的问题,工期偏差的产生应该是源于施工队施工水平、质量、熟练程度、项目经理的控制能力等。 (3)参数估算 用欲完成工作的数量乘以生产率可作为估算活动持续时间的量化依据。例如,将图纸数量乘以每张图纸所需的人时数估算设计项目中的生产率;将电缆的长度(米)乘以安装每米电缆所需的人时数得到电缆安装项目的生产率。用计划的资源数目乘以每班次需要的工时或生产能力再除以可投入的资源数目,即可确定各工作班次的持续时间。例如,每班次的持续时间为5天,计划投入的资源为4人,而可以投入的资源为2人,则每班次的持续时间为10天(4×5/2=10)。这题项目经理甲所使用的计算式子是:10000/(200*5)=10天,在实际施工时,由于估算值中难免存在误差,且影响活动持续时间的因素很多(如图纸参数的详略程度、气候因素、资源到位情况、人员生产率等),因此不能简单地将甲所带领施工队的实际工期与计划工期相减来说明所使用的参数估算法不准确。 (4)三点估算 考虑原有估算中风险的大小,可以提高活动历时估算的准确性。三点估算就是在确定三种估算的基础上做出的。 ①最有可能的历时估算Tm:在资源生产率、资源的可用性、对其他资源的依赖性和可能的中断都充分考虑的前提下,并且为计划活动已分配了资源的情况下,对计划活动的历时估算。 ②最乘观的历时估算To:基于各种条件组合在一起,形成最有利组合时,估算出来的活动历时就是最乐观的历时估算。 ③最悲观的历时估算Tp:基于各种条件组合在一起,估算出形成最不利组合时,估算出来的活动历时就是最悲观的历时估算。 活动历时的均值=(To+ 4Tm+ Tp)/6.因为是估算,难免有误差。三点估算法估算出的历时符合正态分布曲线,其标准差如下:cr -(Tp-To) 16。 D是不对的。工期虽然是零偏差,并不能说明此方法是最佳估算方法,只能说明三点估算法估算出的历时有偏差,但符合正态分布;项目经理进行了有效的控制,满足了工期要求。 (5)后备分析 项目团队可以在总的项目进度表中以“应急时间”、“时间储备”或“缓冲时间”为名称增加一些时间,这种做法是承认进度风险的表现。应急时间可取活动历时估算值的某一百分比,或某一固定长短的时间,或根据定量风险分析的结果确定。应急时间可能全部用完,也可能只使用一部分,还可能随着项目更准确的信息增加和积累而到后来减少或取消。这样的应急时间应当连同其他有关的数据和假设一起形成文件。 故B是正确答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