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民法一次在我国并无典籍可依,用“民”与“法”这两个汉字,组成“民法”来表述部门法,来源于

14 查阅

汉语民法一次在我国并无典籍可依,用“民”与“法”这两个汉字,组成“民法”来表述部门法,来源于( )学者创造性的翻译。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日本

参考答案:

D民法一词来源于古罗马的市民法。日本明治维新时代修订法律从法语译为日语“民法"。中国古代法律文献原无民法一词,有关钱、债、田、土、户、婚等法律规范,都收在各个朝代的律、例之中,清朝末年至中华民国时期曾制订“民律"草案,后经修订于1929~1930年分编陆续公布时改称¨民法”,这是中国法律历史文献上对民法一词的第一次正式使用。据学者考察,我国法上的“民法”一词系来自日本语中的“民法”。

公务员(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