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学万人敌《史记》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

20 查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学万人敌
《史记》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1)下列加横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以事得已故:旧的,原来的
B.又不肯学竟:完,终了
C.妄言,族矣毋:别,不要
D.虽吴中子弟皆已籍矣惮:害怕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学书不成,北军二里余
B.梁以此籍大将军邓骘其才
C.故事得已阴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D.吴中子弟皆惮籍矣其父善游,其子欺遽善游哉
(3)下列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如《史记》《汉书》《宋书》《明史》等。
B.“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即为前四史四本书。包括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范晔的《三国志》。
C.《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左传》是中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籍年少时,读书识字学剑均不成,要求项梁教他兵法,要学对抗万人的本领。
B.项梁杀了人,与项籍一起躲到吴中之地,每当吴中有大的徭役和丧事,项梁常出头主办,并暗自苦学兵法,组织宾客子弟,借此显示自己的才干。
C.始皇巡游会稽,项梁和项籍一起观看,项籍充满自信地认为始皇之位是可以谋取替代的。
D.项籍凭借自己身高力大,才气过人,在吴中之地颇有名气。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A项“以故事得已”的“故”,结合前面内容“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可知,项梁曾经因为有罪,被栎阳县官府逮捕,就请蕲县监狱的狱吏曹咎写信给栎阳狱吏司马欣(说情),此事才得已了解,应该译为原因。(2)B项形容词意动,以……为奇。A项离开、放弃;距离。C项因为;用。D项即使;虽然。(3)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B项结合文本内容“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可知,暗中用兵法组织宾客子弟,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干。选项“并暗自苦学兵法,组织宾客子弟”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