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个有着8年科研经历的教师,利用学术期刊

16 查阅

【材料】

一个有着8年科研经历的教师,利用学术期刊邀其审稿的机会,剽窃被审稿件的核心内容,经重新包装、署名后投往其他期刊。东窗事发后,这名教师科研之路被“终结”。据悉,2017年4月,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撤销《肿瘤生物学》2012~2016年间中国学者发表的107篇论文。此次撤稿创下国外学术期刊单次撤稿量、单期撤稿总量、中国学者遭集体撤稿总量等多项纪录,严重损害了中国科技界声誉。 有专家指出,这样的科研造假行为并不鲜见。科研造假者们一方面自身的道德底线不断被突破,不知羞耻地去做了;另一方面是觉得造假有利可图,不把科研诚信当回事。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突破8100万,但长久以来,科研评价暴露出的种种问题,阻碍了创新主体活力的迸发,给科学事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例如,不管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对其评价时往往不加区分,把在SCI(科学引文索引)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影响因子排名等作为主要参考指标。对医生而言,不仅要做手术,想要晋升职称还要发论文,“做1000台手术,不如发一篇SCI论文”。科研评价的量化偏好导致学术价值的外在化,它“培育”了一种以计算回报为基础的行为取向,这样一种以获取更多资源和更高荣誉的行为逻辑,正在深刻地影响着科学研究的价值观以及对科学的文化认知。

此前,国内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处理比较弱,没有具体的惩处措施,造假成本较低,屡禁不止。科研诚信建设迫在眉睫,要逐步建设形成“教育、制度、监督和惩处并重”的科研诚信建设体系。一方面要加大惩处力度,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责任者,坚持零容忍,实行“一票否决”,保持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建立终身追究制度,净化科研生态;另一方面深化科研评价制度改革和激励机制,强化以“品德、能力、贡献”为核心的人才评价导向,更好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把科研评价的主导权交给学术共同体。

【试题】

根据以上内容,请以市政府诚信办公室名义起草一份给全市科技工作者倡议书,倡议加强科研诚信建设。要求:倡议内容明确、具体,字数10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关于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倡议书

全市科研工作者:

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是科研工作之本,关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现。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抓好科研诚信建设的决策部署,全面实施科技兴市战略,现向全市科研工作者发出如下倡议:

一、在科研活动中,要坚持实事求是,树立科学精神,保证科研数据客观、真实、完整,不为某种目的或利益更改原始数据和科研结果,不有意设置对试验成功或取得好结果有利的条件,不做片面结论或有意给出选择性结论,绝不编造数据,绝不因任何压力和目的而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