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抗清名将阎应元简介 阎应元是怎么死的?

浏览 14


  阎应元是明末之时著名的抗清名将,在明朝官职只为典史,虽然官位微小,但是却在当时打下了以十万普通居民,对清军精兵二十四万,死守孤城八十一天,斩清军三王十八讲,杀敌七万五千余人的壮举。

  阎应元留下的死守江阴,宁死不降的壮举,至今仍为时人津津乐道,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凛凛气节。

  人物档案

  姓名:阎应元

  别名:丽亨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明朝

  出生地:北直通州?

  逝世日期:公元1645年

  职业:江阴典史

  全国公祭:江阴祭祀抗清三公

  赞誉:抗清三公

  重要事件:江阴八十一日

  阎应元在崇祯年间,受任为江阴典史。刚到任,就遇见海寇顾三麻子率百艘战船进犯。阎应元领兵据守,连发三箭,三箭毫无虚发,威慑海寇,于是再不敢进犯。

  阎应元在任期间,平定海寇,安定百姓,镇压民乱,政绩突出,获得江阴百姓爱戴。当时朝廷原本想要将他调到广东韶州英德县担任主簿的,但是因为母亲病重,道路受阻,才没有前往。此后在江阴城外落脚,也未曾出任官职。

  顺治二年,面对清军的强势,江阴知县林之骥解印去职,江阴投降清朝,由清朝派知县方亨继任。方亨到任就颁布剃发令,命全县人剃发。

  自古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剃发是违背儒家教育,是不孝之举。于是当时诸生上表,请求留发。然而清廷给的答案是,剃发留头,留发不留头。众人再次反对,方亨干脆禀报知府,请求多杀些不听从命令之人,以达到杀鸡儆猴的目的。

  这封信后来被江阴县人得知,众人立誓“头可断,发决不可剃!”于是推典史陈明遇为首,以“大明中兴”为旗号,江阴义民正式反清。

  消息传到之后,清廷派大将镇压,江阴人民死守不出。陈明遇在一开始就想到颇有军事才能的阎应元,想请阎应元出山率领义民抗清。却遭到守备顾元泌的反对,而顾元泌后来被查出乃清军内应。将守备顾元泌斩杀之后,阎应元才被请出山来。

  阎应元出山之后,率领义军坚决抗清,虽然被清军围困,斩断生路,却仍然坚持了八十一天。期间以十万普通居民,对抗清军二十四万精兵,反斩杀七万五千余人,杀地方三王十八将,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十分突出的案列。在对抗之时,各种兵事奇计层出不穷,让清军眼花缭乱。

  当然以少对多,结局显见。这期间清军不止一次两次向他招降,都遭到阎应元的严词拒绝。但凡有投降的普通百姓,也被大家所唾弃,就算是亲人也仇恨如敌。就这样坚持了八十一天,给予清军沉重打击后,江阴城破。

  城破之日,阎应元坚决不向清廷贝勒投降,最后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却始终没有弯下膝盖,殉节就义。而城中普通百姓也无一人投降,仍然坚持反抗,最终清军下令屠城,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


相关文章